胖,不一定是“壮”!银发族要警惕这种虚胖
李伯伯身材很高大魁梧,当退休后,活动量骤减,含饴弄孙之余,饮食上难免“放纵”;加上新陈代谢自然减缓,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上升。他的体重高达90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了28。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关节的负担,还有查出来的脂肪肝和血压升高。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诊断为“肌肉减少性肥胖”。

许多老年人认为“胖”是福气,但肌肉减少性肥胖不是简单的“发福”,而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老年综合征,对健康的危害比单纯的肥胖或单纯的肌少症更大。

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个疾病:


什么是肌肉减少性肥胖?

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成分的“劣质互换”。健康的身体是肌肉充实,脂肪适量,当出现肌肉减少性肥胖,肌肉大量流失,被无用的、甚至有害的脂肪所取代。这就好比一个空心胡萝卜,外表看起来大小没变,但内部却逐渐空了。


有哪些危害?

肌肉减少性肥胖是“肌少症”和“肥胖”的叠加态,其危害是1+1>2的。
1. 代谢紊乱的“加速器”:
极大地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导致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显著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 躯体功能的“衰退剂”:
肌肉力量下降,导致步履蹒跚、走路缓慢、容易跌倒。跌倒后极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3. 生活质量的“剥夺者”:
日常活动(如买菜、爬楼、做家务)变得困难,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依赖他人。增加虚弱状态,使老年人应对疾病、手术等应激事件的能力下降。

是什么导致了肌肉减少性肥胖?

年龄增长本身就会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的自然流失(少肌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是核心原因。退休后活动量下降,加上“静养”的错误观念,导致肌肉因“废用”而加速萎缩。合并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会加剧肌肉的分解。生长激素、性激素(如睾酮)水平的下降,影响了肌肉的合成与维持。

如何预防与逆转?

1. 营养干预:
足量优质蛋白质(每天摄入量1.0-1.5 g/kg/d);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在保证蛋白质的基础上,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

2. 运动干预:
抗阻运动最有效,可以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能改善心肺功能,消耗多余脂肪,每周150分钟左右。适当增加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等,能有效预防跌倒。

给老年朋友和家人们
的几个小建议:
肌肉减少性肥胖是潜伏在老年群体中的“隐形健康窃贼”。它提醒我们,不能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更要关注身体的“内在质量”。从今天起,请像关心您的血压、血糖一样,关心您的肌肉。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我们可以有效对抗肌肉流失,守住晚年的活力与尊严,实现健康长寿。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上述症状,
欢迎来院咨询,
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评估与指导。
供稿:老年医学科
编辑:党群工作部
一审:向日晖
二审:李彦兴
三审:周洁
扫码关注订阅号

更多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28号
扫码关注服务号

更多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28号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