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声音为什么哑了?不止“上火”这么简单…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遇到声音突然变得沙哑、粗糙的情况。这不仅是“上火”的小问题,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声音嘶哑的那些事。

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良性问题(多数情况)
声带小结/息肉:如同手部长期摩擦会生茧,用嗓过度(如教师、歌手、销售人士)可能导致声带长出小结或息肉,影响发声。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喉炎:感冒、用嗓过度、烟酒刺激或胃酸反流都可能导致喉部黏膜发炎,引起声音嘶哑。

正常喉 喉咽反流
需警惕的其他原因
声带麻痹:常见于颈部或胸部手术后,表现为发声无力、声音漏气。
喉部肿物:包括良性病变如白斑,甚至恶性肿瘤(如喉癌)。
尤其提醒:长期吸烟、饮酒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就医信号:
若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呼吸困难、吞咽疼痛、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症状,请立即来院就诊!
到医院会做哪些检查?
问诊:了解您的职业、生活习惯、症状持续时间等。
喉镜检查:这是诊断声带问题的“金标准”。我们使用软性喉镜经鼻腔或口腔进入,无痛、便捷,可清晰观察声带状况。
其他检查:必要时可能进行嗓音功能评估或影像学检查(如CT、MRI)。
声音嘶哑如何治疗?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需根据病因制定:
生活习惯调整:声带休息、多饮水、戒烟限酒、控制胃酸反流。
嗓音治疗:由专业言语治疗师指导,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手术治疗:针对息肉、囊肿或肿瘤等,可采用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声带术后康复指南
术后康复直接影响疗效,请严格遵循医嘱:
术后1-2周(严格禁声期):
o 绝对禁声,避免耳语(比正常说话更伤声带)
o 饮食温凉柔软,避免辛辣刺激
o 保持环境湿润,远离烟尘
术后2-6周(逐步恢复期):
o 每日轻声对话5-10分钟,避免嘈杂环境
o 感觉疲劳或疼痛立即休息
o 定期返院复查声带愈合情况
日常护嗓小贴士
避免大喊大叫,嘈杂环境使用扩音设备
想清嗓子时,可喝温水代替
每日保证充足饮水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专家介绍

李湘平
特聘名医专家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名医简介
从事耳鼻咽喉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主要擅长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诊疗、咽喉嗓音疾病诊疗、鼾症诊疗等,在耳鼻咽喉科疑难危重病人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8:00-12:00
出诊地点: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门诊楼三楼B区)
预约方式:关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服务号进行预约挂号或现场挂号。
● 专业特长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是南方医院头颈肿瘤MDT负责人。在咽喉嗓音疾病特别是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诊疗全国著名,是该领域诊疗共识的主要制定者。在咽喉嗓音疾病的微创手术、鼾症外科治疗、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外科手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水平。
● 行业/学会等主要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梁小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六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楼三楼B区耳鼻咽喉科门诊
预约方式:关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服务号进行预约挂号或现场挂号。
● 专业特长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的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造口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垂体瘤切除术、上颌骨全切除/次全切除术,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肿瘤、腮腺肿瘤等头颈部肿瘤切除、淋巴清扫术,慢性中耳炎各型鼓室成形术、人工听骨链重建术,面神经减压术等35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南海区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每年独立完成耳鼻咽喉科3、4级手术500余台。
●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妇幼协会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学组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
供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黄远授
编辑:党群工作部
一审:梁小泉
二审:李彦兴
三审:周洁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