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肥胖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指身体内脂肪过多及分布异常,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不良状态。临床上通常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估算体脂,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与身高平方(m2)的比值,肥胖是指BMI>30kg/m2,而BMI在25-30 kg/m2之间为超重[1]。
超重及肥胖在人群中发生的情况是怎样的?
近30年,肥胖症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超过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0%和10.4%。超重/肥胖造成的并发疾病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成为可预防疾病及失能的首要原因[3]。
为什么会发生肥胖?
简单来说,热量摄入多于消耗就是肥胖的基础[1]。它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肥胖的遗传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只有极少数肥胖属于单基因突变肥胖病,大部分肥胖都是基因及环境共同参与的代谢性疾病[1]。
2.环境因素
主要是由饮食和体力活动不适当造成(如暴饮暴食、不运动、酗酒等)。当进食能量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了以肝糖原、肌糖原的形式储存外,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1]。
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肥胖,例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4]。
肥胖有哪些临床表现?
1.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仅表现为体重增加、腰围增加、体脂百分比增加超过诊断标准[1]。
2.较为严重的肥胖患者可以有胸闷、气急、胃纳亢进、便秘、腹胀、关节痛、肌肉酸痛、易疲劳、倦怠以及焦虑、抑郁等[1]。
继续进展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并发症)
1.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可伴随或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胆囊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女性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多有阳痿不育、类无睾症)及社会和心理问题[1]。
2.肥胖症患者某些癌症(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结肠和直肠癌等)发病率增高,且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增多[1]。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如果你担心你的体重或与体重相关的健康问题,想向医生咨询有关肥胖管理的问题。你可以和你的医生可以评估你的健康风险,并讨论你的减肥选择。
如果你的BMI≥24kg/m2,您可能需要进一步筛查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以及其它可能相关的健康状况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痛风、骨关节炎等)。
到医院一般会做什么检查?
1.询问病史:如肥胖起病年龄、进展速度、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用药史和家族史等[1]。
2.常规检查:包括测量身高、检查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体温等。
3.以腰围诊断中心型肥胖[1]:被测量者取立位,测量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处体围的周径(绕脐上1cm一周)。男性腰围≥90cn,女性腰围≥85cm,则为中心线肥胖。
4.检查其他健康问题。如果你有健康问题,医生会对你进行评估。你的医生还会检查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脏问题和糖尿病。
得了肥胖如何治疗?
您的BMI如果大于正常值,则需要减重;若在正常值范围内要维持您的健康体重。
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饮食、运动、行为干预等)、药物及手术治疗[1, 5]。
BMI≥32.5 | 生活方式 | 手术 |
|
BMI≥24kg/m2且有并发症情况或BMI≥28kg/m2 | 生活方式 | 药物治疗 |
|
BMI:24~28Kg/m2 | 饮食 | 运动 | 行为干预 |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
1.饮食改善
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平衡膳食、个体化。节食减肥可是不可取的。
2.运动锻炼
应在和医生共同制定运动方案,运动量和强度应当逐渐递增,最终目标应为每周运动150min以上,每周运动3~5d。建议中等强度的运动(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如无禁忌证,建议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h),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3.行为方式干预
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包括自我管理、目标设定、教育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评估、咨询和治疗,认知调整等。
当您的病情严重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您的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得了肥胖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与医生商量制定计划后,请按计划进行,定期检查自己的体重、胸围和腰围,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02): 第95-96-97-98-99-100-101页.
[2].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 13(11): 第1-55页.
[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营养学报, 2020. 42(06): 第521页.
[4].中华医学会等, 肥胖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05): 第530-532页.
[5].Kim, B.Y., et al., 2020 Kore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Korea. J Obes Metab Syndr, 2021. 30(2): p. 81-92.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